贷款营销电话响个不停,收到上百条垃圾营销短信,还有多名声称“代办网贷的业务经理”通过电话号码添加微信……究其原因,是因为在测评移动金融app安全性的时候,作了注册并进行了身份认证。
值得警惕的是,这些拿到测试人姓名及手机信息的“代办网贷业务经理”,或是一些假冒正规平台实施诈骗的网贷团伙。
从客服到助理再到经理,或为骗取包装服务费
每天平均接到5通来自不同平台的推销电话,另有一些完全没有听说的借贷机构打来电话骚扰,测试人由于注册了一些互联网金融app,并进行了身份认证,近期饱受其扰。而除了平台不断打来的营销电话,还有一类电话引起了南都记者的警觉。
这些电话中,对方自称是某某平台的“客服”,打电话先核对了测试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,只询问了是否有资金周转的需求后,就称有业务助理随后会联系。接着,有5名自称是上述平台“业务助理”的人士找上测试人,他们在确认测试人有贷款需求后,又将测试人推向了另外5名所谓是“业务经理”。这些“业务经理”或要求自己主动添加其企业微信,或要求添加qq。点开这些“业务经理”的企业微信名片发现,他们的认证与其所声称的平台并不相符,只有头像或朋友圈背景使用了从网络下载的平台相关图片。当询问原因时,“业务经理”便用“认证满额”等理由搪塞;当测试人要求其出示工牌或名片时,也予以回避。
这5名“业务经理”的套路和话术都如出一撤,称无需查征信、无视资质,有一张身份证就可以保证“下款”2-30万,包通过包下款。其中一位“业务经理”要求南都记者发送身份证照片给他做预审核;另一位“业务经理”发来一个链接,要求下载app进行贷款申请。下载该app后发现是“李鬼”app,且该平台客服表示,贷款需要收取10个点的包装、担保、服务费,审核前先交5个点包装服务费,审核通过后,再交5个点担保费,等第一个月按期还款后,后面这5个点可退回。
来自多个网络借贷平台的安全专家指出,这些说辞都是套路,目的就是骗取借款人所交的所谓包装服务费。最后用户不仅损失了钱财,还将自己的各种敏感信息提供给了不法分子。
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,这类骗子团伙通常假冒“qq客服”或“微信客服”与用户联系,并签订虚假合同,利用人们着急的心态或对网络贷款流程不熟悉的情况,以贷款需提供银行流水为由,要求用户在获得贷款额度前提供银行流水证明,诱导用户向其个人账户转账。
信息泄露导致“李鬼”网贷上门
南都记者发现,这些团伙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。据其中一名“业务助理”透露,从“客服”到“业务助理”到“业务经理”,他们有不同分工。他们到处拉人头参与这种代办网贷业务是可以分提成的,不过他表示,到他这里也就一个人几块钱了,所以需要源源不断地挖掘到“可以骗进来的人”。当询问其k8凯发游戏的联系方式从何而来时,对方闪烁其词。
据分析称,app信息泄露的风险一直都有,包括两种,一是内部工作人员泄露,二是信息系统泄露这类技术性泄露。种类不同,责任不同。第一种可能涉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,后一种则建议视情况看是否存在重大过失,是否采取了及时的补救措施等。
来源:http://dy.163.com/article/fleko4ei05129qaf.html
试用申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