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事不决,人脸识别,但个人隐私谁来保护?-k8凯发游戏

遇事不决,人脸识别,但个人隐私谁来保护?
作者:互联网视界百家号 发布时间:2020-07-01

端午假期出门旅游,科技君这张老脸被识别了好多次。坐火车人脸识别、逛商场人脸识别、进景区人脸识别、出入小区人脸识别……

疫情过后的世界里,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速度被按下了快进键。竟然一下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了!颇有一种“遇事不决,人脸识别”的趋势。

63d0f703918fa0ecca85f209c362bce83c6ddb75 副本.jpg

从公卫角度考虑,人脸识别的确是一个减少人与人之间接触,保持社交距离的好方法。

但是科技君不禁想问:如此泛滥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,真的有必要吗?在推动技术进步之前,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有没有跟进呢?

“刷脸”带来的个人信息保护难题

2019年,杭州一家动物园引进人脸识别技术,应用于所有年卡使用者入园检票。并表示:“未注册人脸识别的用户将无法正常入园”。此举被该园一名年卡用户告上法庭,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。

但是到了2020年,科技君发现,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爆发提高了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接受程度,许多原本应该进行的讨论戛然而止,人脸识别技术被当作“防疫利器”大力度推广。

不仅景区公园、出行购物用上了人脸识别,甚至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,也都开始了“刷脸”。

a044ad345982b2b7fa1d777cd4582ee974099b80 副本.jpg

青岛市设立三座“ai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”,小区住户在分类垃圾投放之前,必须“刷脸”才能打开垃圾柜门;昆明市一家酒店推出“刷脸入住”系统,入住、选房、离店,皆可“刷脸”完成;鄂州市民政局启用人脸识别系统,可”刷脸“完成结婚登记……

人脸识别仿佛一把钥匙,可以开启我们通往无障碍时代的大门。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,人脸识别确实会派生出很多隐私问题。

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,有商家在暗网兜售十几万张戴口罩的人脸照片,这些照片0.2元一张,10万张以上还有优惠。其中一些照片就是一些人上下班利用人脸识别打卡时的面部照片!今年5月,工信部点名批评知乎日报、当当、好医生、e代驾等16个app存在侵犯用户隐私、违规收集个人隐私、不给权限不让用等问题。

人脸本来就是人身上最独特的生物信息之一,而且人脸识别的照片中还记录了你的行踪。这些信息被记录下来之后,去了哪里,会被谁利用,派了什么用场?从来没有人跟用户解释过这些问题!

三问人脸识别

今年3月,欧盟发布《人工智能白皮书》,计划制定一套人工智能的新法规,以保护公民免受滥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伤害。对人脸识别等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。

科技君倒不是认为我们也该像欧盟一样严格,那样反而限制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未免有点因噎废食了。但是,如今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中,漠视隐私保护的做法,的确该反思反思了!

前文我们曾经提到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案例,类似“刷脸”扔垃圾这种设施,真的有必要吗?我们能不能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门槛,不要“遇事不决,人脸识别”?只有在真正能够提高效率,完善使用体验的地方,才用上ai技术,岂不是更好?

被采集的个人信息去了哪里,也是一个需要向广大用户解释清楚的问题。目前市面上许多“刷脸”应用场景,都是由国内一些ai技术公司外包开发的,外包方与应用方之间有没有信息监管权责问题?能不能做到数据谁采集谁负责?

c75c10385343fbf27ed856db5d8b2f8667388f4b 副本.jpg

最后,类似杭州动物园的案例中,如果我不想使用人脸识别,用户是否有权使用其他渠道,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?当我使用过一段时间“刷脸”之后,不想再使用了,能否从数据库删除、清理或至少脱敏处理我的隐私数据?

科技君敢断言,以上三个问题,大概率会把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ai技术公司问得哑口无言,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做到!

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边界仍然有待探索,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。只有扬长避短,尽量抑制不好的一面,才能让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更多的新技术甩下包袱,大步向前。

来源:

网站地图